生物技術

水稻白葉枯病抗性突變體之功能性基因體學分析

  白葉枯病是危害水稻產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而抗性性狀多屬複雜的數量性狀。因此,本研究結合基因體、轉錄體及蛋白質體等分析技術,探討水稻白葉枯病抗性性狀的參與基因群與代謝路徑,以作為日後探討生理機制及分子育種應用的基礎。目前已成功利用轉錄體及蛋白質體技術,分析白葉枯病抗性突變體與誘變親感染病原菌後的差異表現基因群,發現30個抗性的候選基因。進一步抗性連鎖性分析,發現其中14個基因的鄰近SSR標誌與抗性突變體之抗性性狀有明顯的連鎖性。另一方面,也發現多醣(N-glycan)合成、DNA的複製、修復及重組、steroid生合成、Tyr及Phe代謝、glycerophospholipid代謝、isoquinoline代謝等代謝路徑與白葉枯病抗性有關。目前這些與抗性連鎖的候選基因,可作為開發eQTL及pQTL分子標誌的基礎,以應用於後續改良白葉枯病抗性改良之分子輔助育種計畫。另一方面,參與抗性的代謝路徑資料,可作為重建水稻抗病生理研究的基礎。

單位:生物技術組

  • 圖一、各品系於感染白葉枯病菌後差異表現基因分布情形。(A)轉錄體分析結果;(B)蛋白質體分析結果。
    圖二、參與抗性突變體SA0423抗病代謝途徑之基因。橘紅色表示感染後正調控之差異表現基因;青綠色表示感染後負調控之差異表現基因;黃色表示感染後波動表現之基因。
最後異動時間:2014-02-13 15:4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