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打造氣候韌性農業 產業調適更到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11月28日(星期一)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111年度「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研討會,邀請韌性農業計畫團隊及產業機關單位,共同分享近3(109~111)年的研究成果。本活動以「氣候變遷下韌性農業調適方案」及「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風險治理」為題,分別盤點重點農產品項(水稻、果樹、畜產、養殖漁業)之調適策略,且針對2030~2050年未來農業生產環境的變化及風險,農業部門調適政策、措施及調適技術之效益評估,期待將調適技術研發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之目標。

導入科研技術,研擬產業調適方案,減緩氣候變遷衝擊

    農試所說明,該所自109年起統籌「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綱要計畫,整合農委會各場試所、法人團體及大專院校科研力量,聚焦於氣溫上升1.5°C、農業可用水資源短少10%、災變天候增加等三大氣象情境,針對重要農糧作物(水稻、雜糧、果樹、蔬菜)、養殖漁業(石斑魚、吳郭魚及白蝦)、畜禽業(乳牛、乳羊、白羅曼鵝)研發調適技術。透過本研討會呈現計畫亮點成果,包括強化基礎建設、穩定生產環境、提升作物或漁畜韌性,以及佈建調適網絡等策略,研擬相對應的實施作為,其最終目標為強化臺灣農業生產體系之韌性,減緩環境變遷的衝擊。

落實調適技術,鏈結產業需求,維護農業生產體系韌性

    農試所表示,氣候變遷是長期性的問題,應透過未來情境推估資訊,建立因應調適的解方,才能提升農業生產之韌性,以維護糧食安全。因此除了研發調適技術外,本計畫亦著重各類別農作物之氣候衝擊與風險評估基礎資訊推估,以辨識氣候風險;系統性盤點農業調適追蹤架構,以確認調適缺口;長期累積氣候變遷與調適策略知識,以建構調適決策支援系統。其目的在落實調適技術,提早為氣候變遷做準備,提供產業韌性之所需,維護我國農業生產之永續。

氣候變遷已是必須共同面對的事實,農委會已結合學研各單位投入相關因應之政策及科研佈局,未來將逐步推動產業因應及調適轉型。本次研討會邀集產官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期待能攜手合作,鏈結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建構我國韌性農業生產體系,一起為台灣農業努力。

 

聯絡人:

             農業試驗所主任秘書方怡丹      電話:04-23317003

             農業試驗所作物組組長王毓華  電話:04-23317100

  • 1125韌性農業議程--PNG格式
最後異動時間:2022-11-28 18:44: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