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植酸酵素基因轉殖馬鈴薯收穫田區之殘株管理-浸水處理評估

作者:陳烈夫、吳明哲、呂秀英*

摘要:

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 L.)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非禾穀類糧食作物。基因轉殖馬鈴薯2-1品系,是由‘克尼伯’ (Kennebec) 品種轉殖植酸酵素基因 (phytase gene) 所產生的基因轉殖作物。為了探討浸水處理對基因轉殖馬鈴薯收穫田區之殘株管理的效果,本研究在農業試驗所於2006年秋作種植的收穫田區內進行相關試驗。試驗田間設計採兩因子之裂區設計,三區集,以浸水或不浸水兩種處理為主區,轉殖和非轉殖兩品 (種) 系為副區。浸水區在試驗期間一直保持水深淹過田面3 cm。浸水後第7、17、28、51、70天分別自每小區內各逢機取出4株,調查取樣植株上的殘留薯球總數,以進行差異性比較。結果發現,浸水17天起處理之間的殘留薯球數量即有顯著差異,浸水28天以上,轉殖與非轉殖馬鈴薯殘株皆可被完全清除。本試驗評估結果顯示浸水為清除轉殖馬鈴薯土壤中殘薯的有效管理方法;此外,‘克尼伯’轉殖2-1品系的田間棄置殘株產量明顯低於‘克尼伯’,亦可供生物安全評估之參考。

關鍵字:馬鈴薯、基因轉殖作物、植酸酵素基因、殘株管理、浸水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2044/1/journal_arc_57-2-2.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3-10-11 08:51: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