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Effects of Corn Residues on Soybean Yield

作者:楊純明、張愛華、黃昭興

摘要:

期作間玉米殘留物效應對大豆產量之影響

本項研究係於1992─1994年在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農場進行田間試驗,以探討期作及年份間之玉米殘留物效應對大豆產量之影響。玉米(Zea mays L.)為飼料玉米臺農一號,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則為高雄選十號及農育七號。當前作玉米收獲後,即依設計倍量將玉米植株地地上殘留物分置田面,直接以迴轉犁犁入土中,並於大豆播種前一週再予耕犁一次。殘留物計有0(對照組)、X(全倍量、相當於57,100株/公頃)、2X(兩倍量)、及4X(四倍量)等四種處理,期作分為夏作及春作兩種。試驗顯示,直接將玉米植株殘留物混入土中對後作大豆產量具有正面作用。無論夏作或春作,莢果及籽粒產量在品種及處理間均呈現顯著差異,本文因此針對各別品種在不同期作及年份間進行分析與討論。對農育七號而言,處理間兩期作均以兩倍量殘留物對莢果及籽粒的增產效果最高;夏作時,1993年之莢果及籽粒產量皆高於1992年者;春作時,1994年之籽粒產量大於1993年者。兩倍量殘留物處理之籽粒產量在夏作及春作分別平均增產約27及41%。玉米殘留物對高雄選十號也具有類似增產效果,惟兩倍量殘留物處理之籽粒在夏作及春作分別平均增產19及9%。從合併變方分析的結果發現,產量性狀中僅百粒重在品種、處理、及期作間同時顯著差異。而相關分析的資料則顯示,唯有莢果產量與籽粒產量在兩參試品種及期作間呈顯著正相關,即籽粒產量隨著莢果產量的增加而升高。

關鍵字:殘留物、玉米、大豆、產量、環境、期作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22 11:29: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