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氮源型態及濃度對丹參毛狀根生長與丹參酮產量之影響

作者:詹効松、羅子庭、陳威臣、夏奇鈮*、蔡新聲

摘要:

利用具有快速生長特性之轉殖毛狀根做為培養材料是組織培養大量生產植物二次代謝物之新趨勢,本研究以 B5 鹽類配方作為丹參 (Salvia miltiorrhiza) 毛狀根之基礎培養基,探討 B5 培養基中兩種型態之氮源–硝酸鉀 (KNO3) 與硫酸銨[(NH4)2SO4)] 及其濃度對於丹參毛狀根生質量、丹參酮含量及其產量之影響。將B5 鹽類配方中之硝酸鉀濃度分別調整為 0–49.5 mM,B5 配方中之其餘成分及濃度維持不變,毛狀根經 8 週培養後,顯示以 12.4–37.1 mM 硝酸鉀處理具有較高之生質量;丹參酮的含量及產量則以 37.1 mM 硝酸鉀處理最高,為對照組 B5 培養基(24.7 mM 硝酸鉀) 的 2 倍。將 B5 鹽類配方中之硫酸銨濃度分別調整為 0–2.0 mM進行毛狀根培養,B5 配方中之其餘成分及濃度維持不變,結果顯示毛狀根於不含硫酸銨之培養基中可獲得最高之生質量 10.25 g/L;在丹參酮的含量及產量方面,則以 0.5 mM 硫酸銨處理最高,分別為對照組 B5 培養基 (1.0 mM 硫酸銨) 的 2.8 倍及 4.1 倍。因培養結果顯示硫酸銨對毛狀根的生長具抑制作用,因此採用二階段培養方法,亦即將丹參毛狀根先於不含硫酸銨的 B5 培養基中培養 4 週後,再以饋料方式添加硫酸銨於培養液中,使其濃度為 1.0 mM 及 2.0 mM 並繼續再培養 4 週,結果顯示在培養 4 週後以饋料添加 1.0 mM 硫酸銨培養方式,相較全程 8 週培養於初始濃度為 1.0 mM 硫酸銨之 B5 培養基之對照組,在毛狀根生質量方面可提高 1.3倍,在總丹參酮產量方面則提高 2.2 倍。以上結果顯示,氮源型態及濃度對丹參毛狀根生長與丹參酮產量有明顯之影響,提高 B5 鹽類配方中之硝酸鉀濃度、降低硫酸銨濃度、或以二階段培養方式將毛狀根於不含硫酸銨之培養基中培養,生長後期利用饋料添加硫酸銨,皆能促進毛狀根生長,並增加丹參酮的累積,是現階段較佳之培養策略。

關鍵字:丹參、毛狀根、丹參酮、氮源、二階段培養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3975/1/61-2-3.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3-06-30 10:48: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