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非洲菊斑潛蠅繁殖時同齡幼蟲與成蟲在菜豆本葉上之種內競爭

作者:錢景秦*、古琇芷、張淑貞

摘要:

非洲菊斑潛蠅 [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 (Diptera: Agromyzidae) 為世界性重要之園藝與蔬菜作物害蟲,進行該蠅生物防治與藥劑防治研究之前,必先建立其適當繁殖方法。本文利用菜豆 (Phaseolus vulgaris var. communis Aeschers) 苗飼育非洲菊斑潛蠅,希冀瞭解在菜豆苗本葉 (primary leaf) 不同葉寬下,該蠅同齡幼蟲與成蠅各在不同密度繁殖時之種內競爭,以提供該蠅及其寄生蜂較優之繁殖方法。試驗方法為在25℃下,以三種葉寬等級之菜豆苗本葉 (小型葉寬 6.0–7.0 cm、中型葉寬7.1–8.0 cm 及大型葉寬8.1–9.0 cm)、17 種斑潛蠅幼蟲密度 (每葉第三齡幼蟲數11–95 隻範圍內,自11 隻起每增加5 隻幼蟲即區分為一個等級,共分17 個等級,另每葉1–10 隻第三齡幼蟲者為0 級對照組) 及5 種斑潛蠅成蠅密度 (依成蠅10、20、30、40 及60 對與20 株菜豆苗之比例分為5 個密度:0.5、1.0、1.5、2.0 及3.0 對/株) 進行試驗。結果得知菜豆苗本葉葉寬與幼蟲密度,除均對幼蟲存活率與蛹長等級 (I–V 級蛹長各為1.85–2.11、1.67–1.82、1.49–1.63、1.31–1.45 及1.05–1.27 mm) 有直接影響,且第三齡幼蟲間之競爭屬利用型競爭 (exploitation-type competition) 外;二者亦可經由蛹長等級間接影響羽化率、成蠅體長、雌性比、壽命、生育力 (fertility) 及取食刻點數。成蠅密度則顯著影響雌蠅之壽命與生育力。因而建議當繁殖非洲菊斑潛蠅時,在25℃下,首日以30 株無真葉 (mature leaf) 豆苗 (發根後10–11 d,本葉寬7.1–9.0 cm),供80 隻第2 日齡已交尾雌蠅產卵7 h,次日後每日需另補充20 隻已交尾第2 日齡雌蠅,以維持該蠅繁殖時定量之總雌蠅數。經6 d 後,可選擇每豆苗本葉上第三齡幼蟲密度為15–20 隻者,供非洲菊斑潛蠅繼代繁殖;20–30 隻者,則供該蠅幼蟲寄生蜂異角釉小蜂 [Hemiptarsenus varicornis (Girault)] 與華釉小蜂 [Neochrysocharis formosa (Westwood)] 之繁殖。

關鍵字:非洲菊斑潛蠅、種內競爭、繁殖、菜豆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4014/1/62-3-209-224.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3-06-29 11:5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