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穀粒充實期間氣象因子對「台稉9號」產量與米質性狀之影響

作者:何佳勳、楊純明*、蕭巧玲、賴明信

摘要:

本研究於2008–2012 年在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農場 (台中市霧峰區) 進行5 年期間上、下半年稻作之節氣栽植,每年以立春/大暑為中心前後各推延2 個節氣之10 次水稻栽植期,5 年總計49 個栽植期。本研究試材為「台稉9 號」(‘TK9’),試驗期間收集試區鄰近一級農業氣象測站氣象測值之日均溫 (DMAT)、日最高溫 (DMAXAT)、日最低溫 (DMINAT)、日照時數 (DSH) 及日射量 (DIR) 等5 項氣象因子,計算穀粒充實期間之測值累加值 (即ADMAT、ADMAXAT、ADMINAT、ADSH、ADIR) 及其等平均值 (即MDMAT、MDMAXAT、MDMINAT、MDSH、MDIR),合計49 個栽植期之各49 組參數值,據以分析氣象變數對「台稉9 號」產量與米質性狀之效應。經由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上半年的白米粗蛋白質含量及白度與ADMAT、ADMAXAT 及ADMINAT 呈極顯著正相關,而直鏈性澱粉和透明度則與此3 項溫度變數呈極顯著負相關。進一步利用複回歸分析之逐步選擇法,亦顯示穀粒充實期間累加溫度變數乃為影響米質性狀表現之重要氣象因子,惟其影響權重會因為上、下半年栽植期的氣象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又由複回歸分析顯示,產量與3 項平均溫度變數 (MDMAT、MDMAXAT 及MDMINAT) 皆分別呈現凸二次曲線關係,上半年栽植期於穀粒充實期階段之MDMINAT 近於22.5℃、MDMAT 近於26℃、MDMAXAT 近於31℃時,而下半年則分別為MDMINAT 近於20℃、MDMAT 近於24℃、MDMAXAT 近於29℃時,可獲得最大穀粒產量。又由米質性狀與3 項平均溫度變數之複回歸分析,發現白米的粗蛋白質和白度與平均溫度之間具有凹二次曲線關係,而直鏈性澱粉和透明度則與平均溫度之間呈凸二次曲線關係,其中以上半年的變化幅度較為顯著。綜合試驗結果,可知溫度變數為影響「台稉9 號」產量及米質性狀之重要氣象因子,從該品種主要栽植地區 (如苗栗、台中、彰化及雲林) 之氣溫歷史資料及上述試驗結果分析,發現上半年的一期稻作穀粒充實期間最適月份落在5 月份,而二期稻作則落在10 月份。進一步推算這些地區栽植適期,則上半年的一期作栽植適期為立春前15 d,下半年的二期作則為大暑後15 d。

關鍵字:節氣、立春、大暑、日均溫、日最高溫、日最低溫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4090/1/64-4-6.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3-06-17 14:26: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