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水稻‘LTH’單基因系與‘CO 39’近同源系對台灣稻熱病菌之反應

作者:廖大經、陳隆澤、吳志文、鍾嘉綾*

摘要:

本研究探討由國際水稻研究所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 引進之‘LTH’單基因系及‘CO 39’近同源系等攜帶已知抗病基因之稻熱病判別品系,2011–2014 年共5 個期作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進行旱田式稻熱病病圃之抗性反應。結果顯示,37.5% 之‘LTH’單基因系及71.4% 之‘CO 39’近同源系,罹病等級中位數為4 級或以下,即抗病性為中抗級或以上。其中,並以‘LTH’單基因系之Piz-5 [來自IRBLz5-CA 與IRBLz5-CA(R)]、Pib (來自IRBLb-B)、Pi12(t) ( 來自IRBL12-M) 及Pita2 (來自IRBLta2-Pi 與IRBLta2-Re),以及‘CO 39’近同源系之Pik [來自IRBLk-Ka(CO)]、Pikh [來自IRBLkh-K3(CO)] 及Pita2 [來自IRBLta2-IR64(CO)] 等抗病基因之抗性最為穩定,表示這些抗病基因可能對病圃中大多數稻熱病菌生理小種具有抗性,抗病幅度較廣。某些貢獻親本來源相同的抗病基因,在‘LTH’及‘CO 39’兩種遺傳背景下的抗性反應不一致,例如來自‘Kanto 51’的Pik 以及來自‘K60’的Pik-p,在‘CO 39’背景下的罹病反應表現為中等抗病,但在‘LTH’背景表現為極感病,原因可能是PikPik-p 之抗性必須在具有其他抗病基因存在或秈稻背景下效應較強。此外,來自親本‘K3’的Pik-h 以及來自‘C101LAC’的Pi1,在‘LTH’背景下所貢獻之抗性幅度較高,可使極感病之‘LTH’罹病度下降3–4 級,但在‘CO 39’背景下罹病度則只下降1 級。已知‘CO 39’帶有PiaPi-CO39(t) 兩個抗性基因,因此Pik-hPi1 的表現可能受‘CO 39’背景中的抗性效應所遮蔽。由試驗結果,建議在台灣使用‘LTH’背景的判別品種,可避免檢定結果受內生遺傳背景遮蔽效應之影響,對於生理小種的鑑別度可能較佳。本研究亦發現到,某些帶相同抗性基因之判別品種與其貢獻親之抗病反應不一致,除了遺傳背景之差異外,亦可能與某些貢獻親如‘BL1’及‘Toride 1’等帶有1 個以上抗病基因,不同抗病基因之效應而使貢獻親更為抗病有關。

關鍵字:Magnaporthe oryzae、病圃、判別品系、抗病基因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4094/1/65-1-2.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23 09:3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