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2009至2014年台灣水稻新育成品種(系)對於稻熱病罹病反應之研究

作者:周思儀、廖大經*

摘要:

本研究為瞭解歷年台灣水稻新育成品種(系)對於稻熱病抗感性之數量變化趨勢,以作為育種研究人員未來擬定育種策略的參考,乃將2009–2014 年期間9 個台灣之農業試驗改良機關所育成之1195 個水稻品種(系),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稻熱病檢定病圃進行稻熱病特性檢定。感病對照品種‘Lomello’ 及抗病對照品種「台農70 號」於歷年檢定期間,其罹病反應均穩定表現出感病及抗病反應,顯示病圃發病條件一致,檢定結果可靠。稉型稻有1,021 個品種(系)參加檢定試驗,在水田式病圃抗葉稻熱病與穗稻熱病之品種(系)比率各為65.23% 及43.39%;在旱田式病圃第一期作與第二期作抗葉稻熱病之品種(系)比率各為48.58% 及49.27%。秈型稻參試品種(系)有174 個,在水田式病圃抗葉稻熱病及穗稻熱病之品種(系)比率各為96.55% 及90.23%;在旱田式病圃第一期作與第二期作抗葉稻熱病之品種(系)比率各為95.98% 及96.55%。進一步分析發現,部分稉型稻品種(系)對於葉稻熱病及穗稻熱病之抗性反應不一致,約有22% 的品種(系)在水田式病圃表現抗葉稻熱病而對穗稻熱病呈現感病反應,因此新品系進入高級產量比較試驗後須檢定穗稻熱病罹病反應以免誤判。相同品種(系)在旱田式病圃之罹病反應較水田式病圃嚴重,可於育種初級世代利用旱田病圃進行大量淘汰感病材料,以提高育種效率。另分析結果顯示,稉型稻品種(系)在旱田式病圃之期作效應表現不一致,秈型稻之期作效應均未達顯著水準。

關鍵字:水稻、稻熱病、稻熱病病圃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4175/1/67-1-8.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6 15:50: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