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評估套袋保護時間及網目大小於「台農1號」荔枝對荔枝細蛾防治效果

作者:王泰權、張哲瑋、張仁育*

摘要:

荔枝細蛾 (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 為荔枝果實生長發育過程中危害最甚的害蟲之一,生產者通常藉由施灑化學殺蟲劑以快速、有效地控制該害蟲。套袋是另一個選擇方案,可藉此提供友善環境與安全果品。荔枝品種「台農1 號」因其穩定高產,深具發展為減藥生產品種潛力。結合該品種與適當的套袋處理,可作為安全荔枝生產的解方之一。本研究著重於「台農1 號」荔枝套網袋生產的2 項重要議題,包含套袋時機及所用網目大小對防治荔枝細蛾入侵的效果。研究中據此以套袋的時機及套袋材質孔徑兩項作為探討因子,並藉由追蹤落果表現、果實品質及危害情形來評估套果效益。研究結果顯示,在偏雌花盛開後3 wk 套袋,可使生殖生長枝收穫最多且果實不受蟲害;未套袋的荔枝果實受害率則達到97.5%,且單果重量減少26.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亦低於17°Brix。另外,使用16 網目,並無法全然防範荔枝細蛾對果實的危害。因此,建議使用更細緻的網目,作為防範荔枝細蛾危害的套袋材料。

關鍵字:荔枝細蛾、套袋、果實品質、產量、網目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4208/1/68-1-4.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6 15:3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