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台灣應用共通資訊平台和農業管理資訊系統i-PLANT於消費者友善農產品的生產

作者:呂椿棠、劉滄棽、楊智凱、蔡致榮*

摘要:

農產品的生產追溯系統可在市場上創造產品差異化與提升產品競爭力,並能為台灣農產品帶來更好的生產和消費環境。透過農業生產者自主監控與整合,經銷商對農產品來源的驗證,消費者的回饋及政府法規的監督,讓各地農業單位能夠有效的執行農產品追溯系統,提升此類農產品在市場的差異化。「智慧農業」(Smart Agriculture; SA) 是農業委員會於2017 年提出的6 年期研究計畫,基於感測器/感測技術、智能機器人、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 和大數據分析,預期將可建立地區性的智慧生產、銷售和數位服務系統,有利於提高整體農業生產力和效率。此外,希望透過此計畫的執行,建構主動式且全方位農業消費/服務平台,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的信賴感。在智慧農業的共通資訊平台已使用開放式應用程式介面 (Op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Open API) 技術提供與現有的資料庫進行介接。根據食品安全政策的推動,全國國中小學之學生午餐都必需使用「三章一Q」(Three Labels and One QR Code; 3L1Q) 的可追溯農漁畜產品。教育部的校園食材登錄平台可以通過Open API 機制,每天從共通資訊平台取得食材溯源資料以確保學生午餐的安全。農業管理系統i-PLANT 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物聯網及衛星影像資料,以手機APP 記錄農作物的生產資訊,也就是結合環境層與資料服務,以APP 方式應用於田間的生產風險管理和決策分析。這是一種新型態的農業服務業,提供農民能夠更容易地栽培和記錄田間的數據,讓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並確保農產品安全。此外,該系統可進一步強化農業經營者與農產品的關係,將上游農產品和中低層物流銷售與智慧農產品供應鏈串聯起來。

關鍵字:智慧農業、共通資訊平台、大數據、農業管理系統、i-PLANT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4228/1/68-4-1.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7 16:26: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