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花嘴鴨對插秧期水稻田的棲地選擇

作者:洪美珠、許詩涵、曾信翰、葛兆年*

摘要:

台灣是重要的水鳥度冬場所,其中花嘴鴨 (Anas zonorhyncha Swinhoe) 為每年秋冬大量遷徙來台度冬的鳥類。但天然溼地面臨衰退,不少來台度冬的花嘴鴨轉而暫時棲息於水稻田,故水稻田除了生產水稻,亦成為度冬花嘴鴨族群的庇護所。花嘴鴨因影響水稻生長而受農民排斥甚至驅趕,目前缺乏友善方法來管理水稻及花嘴鴨,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從花嘴鴨的棲地利用方式來探討減緩農民與花嘴鴨之間競合的方法,以期水稻田兼顧保有水稻生產與花嘴鴨族群棲息的價值。本試驗於2020 年2 月水稻插秧期,在花蓮縣秀姑巒溪的周圍觀察212 塊被花嘴鴨暫時棲息的水稻田,並收集9 項地景結構因子及8 項微棲地因子數據。結果發現,花嘴鴨傾向選擇離河川較近或者灌溉水圳沿線附近的水稻田,推測可能是為了節省往返覓食地與休息地的能量。此外,花嘴鴨傾向避開人工建物,並選擇人工建物比例較少的地點,此現象可能反映了人為干擾的壓力。從微棲地上的選擇來看,花嘴鴨傾向利用周圍有較高的草叢覆蓋度的水稻田,同時發現水稻田周邊有20–40 cm 高的草叢是花嘴鴨較常利用的棲地,此種選擇可能也和人類干擾有關。平均水深是另一項重要影響因子,花嘴鴨數量有隨著插秧期水稻田的水深而逐漸增加的趨勢,而3–6 cm 是其造訪頻度最高的水深範圍。由花嘴鴨對水稻田的棲地偏好分析結果,本文建議水鳥度冬期間仍然耕作的水稻田,插秧期水深保持在3 cm 以下,周圍維持20 cm 以下的低矮植被,可能減少花嘴鴨暫時棲息水稻田的機會。鄰近秀姑巒溪或寬度大於3m 灌溉水圳的水稻田,在水鳥保護上有其價值,建議政府考慮在此類區域提供水鳥保護補助,以鼓勵農民採行友善花嘴鴨的耕作管理方式。

關鍵字:地景生態、農田生態系、灌溉水圳、人為干擾、水深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5828/1/70-1-5.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6 15:22: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