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山藥種原外表形態及分子標記之變異研究

作者:賴瑞聲*、高瑞隆、林義恭、胡敏夫、劉新裕

摘要:

三十二個山藥參試品種(系)屬於8個物種及1個變種,包括Dioscorea alata L. (17個)、D. alata L. var. purpurea (3個)、D. batatas (5個)、D. pseudojaponica (2個)、D. doryphora (l個),D. escunlenta (l個)、D. bulbifera (l個)、D. rotundata (l個)及D. persimilis (1個)進行外表形態調查及RAPD分子性狀分析,以探討物種間及物種內之變異。取其葉片DNA進行RAPD分析,在40個逢機引子對中,有12個引子對可穩定擴增出43個多型性片段,進一步進行群組分析時可明確分成七群,與物種歸屬符合,其中以D. alata為最大群,種內可分為五小群,分別為塊狀薯群、罐形薯群、紅皮白肉山藥群、紅肉山藥群、長薯山藥群,而優良品系大汕二號與台農2號明顯不同。儘管同一群內品種(系)分子鑑定仍有困難,但外表形態分群結果與RAPD分析分群相呼應,表示可依種群進行特色開發,進行群內品系選育,以達到多樣化育種目的,可讓消費者有更明確的選擇。

關鍵字:山藥、外表形態、分子標記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2159/1/journal_arc_54-3-6.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3-10-31 11:29: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