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蝴蝶蘭花朵寒害後不同部位之老化、乙烯生成及電解質滲漏

作者:黃肇家、潘美慧、王自存

摘要:

本試驗探討蝴蝶蘭花朵發生寒害時,花朵之不同部位之老化、乙烯生成及電解質滲漏之變化。蝴蝶蘭花朵在7℃貯放10日會引發寒害,花朵加速老化,花朵各部位之老化順序不同,以蕊柱最早,其次為子房與小花梗,而唇瓣、花瓣及花萼最慢。以切離並密封方式測定各個花朵部位之乙烯生成,所得之結果顯示蕊柱之乙烯生成最早開始上升,而且速率最高可達40nl/g/hr,子房、小花梗及唇瓣居中,花瓣及花萼之乙烯生長量則非常低。以直接密封方式測定完整花朵上不同部位之乙烯生成,所得之結果以小花梗之乙烯生成速率最高,蕊柱之乙烯生成速率僅1.88 nl/g/hr。然而當小花梗被切離後,其乙烯生成速率立即下降為未切離時之1/3。以流通方式連續測定完整花朵上不同部位之乙烯生成,結果以包括花瓣及花萼在內之花被生成量最多,速率在第四日達到最高;蕊柱之生成速率不高,僅在第1.5日出現高峰。受寒害花朵在移至20℃後各部位之ACC氧化酶活性均明顯提高,蕊柱、子房及小花梗在第二日即開始增加,前二者且持續增加至第五日達到最高約350nlC2H4/g/hr。唇瓣、花瓣及花萼至第四日後開始增加至第六日達到一較低之高峰。ACC氧化醜活性之變化與各部位以切離方式測得之乙烯生成速率之變化相當吻合。花朵各部位之電解質滲漏於冷藏期間即開始增加,其中以蕊柱和小花梗之上升最多;移入20℃後蕊柱及其他部位之電解質滲漏均會下降,經二日後再度上升,唯有小花梗之電解質滲漏於移溫後不再下降,且一直升高。上述之結果顯示蝴蝶蘭花朵受到寒害時各部位之反應程度並不一致,蕊柱反應最早且最明顯,子房、小花梗與唇瓣居中,花瓣與花萼最慢。此結果亦顯示寒害蝴蝶蘭花朵之老化及乙烯生成可能是花朵各部位分工配合的結果,因為蕊柱老化最早,其乙烯生成最早上升,速率亦最高,而且部位間有乙烯流通之現象,因此蝴蝶蘭花朵受寒害老化時,可能先由蕊柱產生乙烯先老化,再誘發其他部位如花瓣與花萼等產生乙烯並導致花朵最後之老化;此一現象與蝴蝶蘭花朵授粉引起之乙烯生成與花朵老化頗為類似。

關鍵字:蝴蝶蘭花朵、寒害、乙烯生成、ACC氧化酶、電解質滲漏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17 10:11: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