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甘藍及青花菜的花藥培養-Ⅰ. 品系、發育期及培養基與再生之關係

作者:張有明、劉邦基、蕭吉雄

摘要:

甘藍初秋、和風及高峰三品種進行不同發育期的花藥培養;結果顯示花蕾在0.4公分以下(約晚單核期前)培養所誘導癒合組織率高。青花菜和甘藍各11品種(系)行花藥培養,培養基採用MS配方,另加2,4-D和BA不同濃度組合。甘藍於液態培養時的癒合組織生成率比固態培養高,唯癒合組織較光滑、鬆散;而品種間差異極大,癒合組織生成率介於0~47.3%。青花菜品種間癒合組織生成率差異也頗大,但固態或液態培養則差異不明顯。生長調節劑BA濃度為0.5 ppm時,不論液態或固態培養皆有利於甘藍及青花菜癒合組織的生成;2,4-D濃度在癒合組織的誘導上,品種間反應不一,唯其平均之效果均以0.5 ppm和1 ppm較佳。將0.5公分以上大小的癒合組織,移至含有0.5 ppm BA和三種NAA(40,0.5,1 ppm)濃度的分化培養基中,經由間接器官形成途徑,青花菜和甘藍共有4品種(系)已獲得再生植株。移植前先培養於含有蛭石和珍珠石之介質(取代洋菜),並促進根系健全發育,可以提高組織培養苗移植到田間的成活率。植株經根尖體檢定,已知部份為單倍體植株。

關鍵字:青花菜、甘藍、花藥培養、單倍體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17 11:5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