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應施防疫之特定線蟲病害鑑定-稻莖線蟲簡介

稻莖線蟲之學名為Ditylenchus angustus,英文名稱為"rice stem nematode",此種線蟲主要危害水稻屬 (Oryza spp.) 之作物,其引起之水稻病害在孟加拉稱為"ufra disease",於田間之病徵為在幼葉基部可以看到白斑塊,葉鞘扭曲腫大,葉片皺摺,花穗持續包裹於葉鞘內成空穗狀,稻穎枯萎,以致減產或無收成。稻莖線蟲在我國檢疫限制輸入規定內是屬於禁止輸入項目之檢疫線蟲。

稻莖線蟲之形態特徵

雌蟲:蟲體長度約0.8-1.2 mm,線蟲靜止時呈直線形或微向腹部彎曲。角皮具細微的垂直條溝 (striation) ,體環 (annule) 於蟲體中部之寬度約1μ。口唇部不具條溝且與蟲體之分隔不明顯,其頂端呈扁平狀且基部之寬度較口唇部之高度為大,頭部骨骼 (cephalic framework) 呈輕微硬化 (sclerotization) ,正面像 (en-face view) 為具有6個大小幾乎一樣之唇片。側帶 (lateral field) 寬度約佔蟲體寬度1/4,具有4條側線 (incisure) ,外側兩條較內側者明顯,延伸至近乎尾端。頸乳突 (deirids) 正位於排泄孔 (excretory pore) 前端。側尾腺孔 (phasmid) 孔狀,位置接近尾巴中段部位,很難觀察得到。口針 (spear) 中等大小,在接近中間地帶有變細情形,基部結球很小但相當清楚,且呈現向後傾斜狀,寬度約2μ。食道前方體 (procorpus) 為圓筒狀,向後逐漸變窄而與中部食道球 (median oesophageal bulb) 結合,其長度約為該區域蟲體寬度之3-3.6倍。中部食道球為橢圓形,具有一個明顯的瓣膜,位於球體中心稍前位置。狹細部 (isthmus) 亦為圓筒狀,其長度約為食道前方體之1.5-1.9倍。後部食道球 (posterior oesophageal bulb) 呈現棍棒狀,長度約27-34μ,與腸 (intestine) 稍為重疊於腹部。神經環 (nerve ring) 顯著,其位置距離中部食道球約21-35μ;排泄孔距離頭部前端約90-110μ,接近後部食道球起始處之稍前方位置,而半月體 (hemizonid) 即位於排泄孔之前3-6μ處。陰門 (vulva) 為垂直孔隙狀,陰門孔道 (vaginal tube) 則略呈傾斜,橫跨約體寬之一半。受精囊 (spermatheca) 長形,囊內充滿大且圓形之精子;具有單一向前延伸之卵巢 (ovary) ,卵母細胞 (oocyte) 單行排列,甚少雙行情形,後子宮腔 (post-uterine sac) 崩解,不具精子,其長度約為陰門位置體寬之2.0-2.5倍,而向後延伸之距離約為陰門至肛門 (anus) 位置之1/2-2/3。尾部 (tail) 為擬圓錐形,長度約為肛門位置體寬之5.2-5.4倍,其尾端呈現尖細狀,具有類似微突起 (mucro) 之構造。

雄蟲:雄蟲數目和雌蟲不相上下,蟲體固定後呈現直線形或微向腹部彎曲,外形與雌蟲大致相同。交接囊 (caudal alae, bursa) 起自交接刺 (spicule) 近基部位置,向後延伸至近乎尾端,交接刺微向腹部彎曲,副刺 (gubernaculum) 短小。

稻莖線蟲之分佈及寄主種類

Butler(1913) 最早報告有關稻莖線蟲引起水稻所謂"ufra disease"的病害,此種線蟲病害最初發現於孟加拉三個地區-Noakhali、Tippera及首都達卡部分地區,此一病害隨後亦發現於緬甸、印度二個地區-Uttar Pradesh及Gangetic delta、馬來半島、菲律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泰國南部之Phatalung地區、馬達加斯加及越南等地。

稻莖線蟲之寄主範圍通常局限於Oryza spp. 這一屬之水稻品種,例如O. sativa var. fatua、O. glaberrima、O. minut 、O. cubensis 、O. officinalis 、O. meyriana 、O. latifolia 、O. eichinger 及O. alta 。除了多種水稻為其寄主外,許多禾本科植物如鞘糠草 (Leersia hexandra) 、野稗屬(Echinochloa spp.) 、臂行草屬(Brachiaria spp.) 、匍黍草屬(Panicum spp.) 、雀稗屬(Paspalum spp.) 、小儉草屬(Rottboellia spp.) 、小麥(Triticum spp.) 及Sacciolepsis interrupta 等雜草或牧草亦為其適當寄主。

稻莖線蟲之生物學及生活史

Butler(1913) 及Vuong(1969) 於孟加拉研究發現水稻罹患"ufra"病害的所有時期,於罹病株上皆可分離到稻莖線蟲的成蟲、幼蟲及卵粒。當水稻秧苗播種數天後,此種線蟲即可發現存在於植株頂芽上,隨著植物生長而上移,以外寄生的方式取食剛生成之組織。在水稻開花及結穗期間,稻莖線蟲最常見於組織脆弱的部份,如莖部、葉鞘、稻柄、未授粉之皺縮稻穎及呈畸形狀之花柄等。依據Butler(1913) 的描述,在7月份時罹病株上主要以幼蟲為主,甚少成蟲及卵粒,而於8月份時則以成熟線蟲最多,當水稻收割後,此種線蟲會以捲曲狀之休眠狀態存在於乾燥之穎苞或殘株內而越冬,當稻田開始灌溉後,線蟲開始恢復其活力。在孟加拉地區的情況下,線蟲的繁殖主要於5或6月至11月份之間,其間至少有3個世代產生。

稻莖線蟲之防治

以田間衛生措施防治稻莖線蟲對水稻之危害是最重要的,例如燃燒收割後之殘株,或將殘體掩捚,以及於夏季時實施休耕,以上都是曾被推薦的有效方法。土壤中施用dazomet化學藥劑成效顯著,有關化學藥劑以外的防治方法仍有待進一步開發。

稻莖線蟲之傳播途徑及對本省作物之影響評估

稻莖線蟲於田間傳播主要藉由灌溉水及雨水,而水稻收割後新長出之幼芽、留置田間之植物殘體以及受線蟲污染之土壤皆是感染源。Seth(1939) 曾於穀粒內發現稻莖線蟲,但是Vuong(1970) 及Butler(1913) 未曾記錄此種情形,水稻此一病害經由種子而傳播之機會相當微小。在印度曾報導由稻莖線蟲所引起水稻"Ufra"之病害估計造成50﹪的產量損失,在泰國減少20-90﹪。Butler(1913) 和Hashioka(1963) 研究指出,此一線蟲可於乾燥環境下存活超過15個月、而另一報告則指出,本線蟲於乾燥狀態下可於孕含花穗之鞘中殘存,因此本省在進口牧草時尤其應該特別注意。全省主要禾本科作物如水稻(397140公頃)-蓬萊(349172公頃)、在來(5216公頃)、長秈(22436公頃)、圓糯(13676公頃)、長糯(6640公頃);玉米(77217公頃)、高梁(25332公頃)、燕麥(30公頃)、盤固拉草(5748公頃)、狼尾草(3559公頃)等栽植區遍佈平原及中低海拔農業地帶,對本省農牧業發展之影響甚大。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8 09:27: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