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台灣香菇栽培發展史)前言

  香菇又名香蕈、椎茸、椎蕈、柯茸、香葚、香菌、香菰是東方人喜愛的食用菇類,其主要的原生地有中國大陸、日本、尼泊爾、新幾內亞乃至於紐西蘭,即亞洲的東南部,而台灣也是原產地之一(4,11,38)。據傳在 1131 年即宋高宗年間就有香菇栽培的記錄,而為紀念發明者吳昱 ,因其排行第三,故尊為吳三公,至今大陸浙江省慶元縣仍有吳三公廟以為紀念(4,31)。到了1209 年即宋嘉定年間,何澹即有砍花法的記載,為人工栽培的正式記錄。在日本, 1796年由佐藤成裕轉載砍花法於「驚蕈錄」一書中,為中日香菇交流的開始。至明治 28 年(1895),田中長嶺等發明菌絲粉末接種法成功,開啟了日後人工栽培的基礎(38)。台灣因受日本統治,雖然早期的香菇來源大部份由大陸輸入且原住民曾有採食野生香菇情形,但人工栽培技術則由日本人引進,再經不斷的改良,至今香菇已是台灣重要的作物之一。每年生產量由1909年最早記錄的 10,000 磅鮮菇(約合454公斤乾菇)發展至1998年的5,000噸乾菇左右。在光復前的文獻中對香菇的記載甚少,光復後到 1970 年間則為人工栽培的開發期,政府機關尚未正式從事香菇研究,直到 1975 年開始才陸續有香菇研究的記載(35,36)。有關台灣香菇過去栽培及研究較重要的記事,筆者就所收集的資料整理列表於後,若有遺漏,尚請諸位先進指正及見諒。

最後異動時間:2011-08-03 17:2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