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本研究室辦理各項農藝作物及園藝作物之真菌性病害研究與防治。歷年來試驗研究項目涵蓋作物病害診斷病因學、作物病原真菌分類、作物病原真菌生理與生態、作物病害流行學、生物技術、抗病篩選與抗病性、抗病育種、生物防治及作物病害管理等綜合防治法之研擬。目前本研究室有4位研究同仁,分別負責果樹、蔬菜、花卉、糧食作物及特用作物之真菌性病害研究。

 

研究項目:

利用分生技術建立快速病原菌之鑑定與病害診斷技術。

病原菌之發生生態研究:

(1)卵菌綱植物病原菌之生物特性與造成作物病害之關係:聚焦在腐黴菌 (Pythium spp., Phytopythium spp.)、疫病菌 (Phytophthora spp.)、露菌 (downy mildew)。

(2)茭白筍基腐病、矮化症之綜合防治與創新茭白筍週年生產技術:藉由研究基腐病與矮化症的病因與生態生理,開發出茭白筍產期調控的栽培模式,不需施用化學農藥即可防治基腐病與矮化症,更進一步使茭白筍產業可以週年供筍,顛覆沿用超過半世紀的傳統栽培方法。

(3)常見之紅龍果田間或採後病害:尤其深入研究會引起花期與成熟果實之紅龍果濕腐病 (由Gilbertella persicaria引起),了解病原菌在田間生態、族群與感染途徑。

合作開發抗病品種與篩選技術:

(1)建立甜瓜白粉病抗病品系篩選技術:利用葉圓片接種法,一個培養皿可篩選6個品系,在2週之內可獲知結果。已與多個學校與單位合作,確認多個抗白粉病不同生理小種之甜瓜品種,及建立甜瓜抗白粉病的基因座群。

(2)建立瓜類作物露菌病、葡萄露菌病、馬鈴薯晚疫病抗感病品系篩選技術:利用葉圓片接種法,一個培養皿可篩選6個品系,在1-2週之內可獲知結果。

(3)建立玉米抗病篩選技術。

病害發生與預測技術之開發:

(1)建立青蔥疫病爆發之預警與綜合管理技術:利用強降雨的預測、平時保健管理與雨季強化管理,可大幅降低青蔥疫病的發生。其他作物疫病爆發之預警與綜合管理技術正開發中。

病害防治時機與策略之研究:

(1)建立木瓜、番茄、小黃瓜、甜瓜、草莓、蘆筍等作物之病蟲害非農藥防治策略。

非化學防治資材之研發:

(1)新亞磷酸製劑之配方與使用方法:利用新配方的亞磷酸製劑,減少副作用,針對不同病害給予適當的施用方法,施用的藥量、時機與部位依病害不同而異,使亞磷酸發揮其最佳功效,包括預防功效、殺菌功效、治療功效。例如:對於由腐黴菌引起之作物根腐病應於苗期定期2-4週施用一次;葉部疫病則應提早在適合發病氣象來臨前4週起,每2週施用一次;露菌病則於適合發病的氣象條件出現時才施用,並且可於感染後治療。防治其他病害的技術正開發中。

(2)研發中和亞磷酸製劑、乳化葵花油製劑、香茅油製劑、肉桂油製劑及中草藥製劑等防治病害。

採後病害防治技術之研發:

(1)應用次氯酸水以及本所開發之植物精油製劑,利用及早田間防治之技術,有效控制紅龍果貯藏期病害。

 

未來發展:

本組真菌病害研究,未來乃將負責各項農藝、園藝及特用作物(含括藥用植物)之真菌病害研究與防治;且將延伸至分子生物遺傳及生化等技術之應用,及利用冷鏈處理及資材之應用防治採後病害。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7 17:28: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