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應施防疫之特定線蟲病害鑑定-馬鈴薯腐敗線蟲簡介

穿馬鈴薯腐敗線蟲之學名為Ditylenchus destructor,英文名稱為Potato rot nematode,另外又稱為Tuber nematode,因其主要危害根莖作物之地下部組織,尤其是馬鈴薯之塊莖。該種線蟲和莖線蟲(D. dipsaci)皆屬於內寄生潛移性線蟲,除寄生作物之部位明顯不同外,蟲體外表形態頗為接近,其主要差異在於馬鈴薯腐敗線蟲之尾部頂端呈現細長圓鈍狀,莖線蟲則為尖細具小突起;前者之側線(incisure)有6條,而後者則為4條,至於後陰門腔(post-vulval sac)之長度佔陰門至肛門距離之比例則分別為3/4及1/2。

馬鈴薯腐敗線蟲之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約0.81-1.44 mm,加溫殺死後蟲体呈略向腹部彎曲狀,體壁之垂直條溝(striae)極為模糊,約1μ寬;側帶(lateral field)具6條側線(incisure),貫穿蟲体大部分;唇部低平微突,略與蟲体分隔;口針(spear)長度約10-14μ,具有極微小口針結球;中部食道球(median bulb)為紡錘型,狹細部(isthmus)窄小且由神經索(nerve ring)包圍,由此部位食道逐漸擴大形成棍棒狀食道球體,此球體與腸(intestine)重疊於蟲體背部,其重疊長度約為該部位蟲体寬度之一半;排泄孔(excretory pore)位置正對於食道與腸重疊位置或稍往前;陰門(vulva)細小,位於尾端,具有向前伸長之單一卵巢,且通常可延伸至蟲.体前端食道部位,此延長區域前端之卵母細胞(oocyte)呈兩排並列,接近子宮時則成單排;另一向後伸長之卵巢退化為後陰門腔(post-vulval sac),其長度約為陰門至肛門(anus)位置距離之3/4;尾部(tail)為擬圓錐體且略向腹部彎曲,其長度約為肛門所在位置體寬之3-5倍,尾巴末端則呈細長圓鈍狀。

雄蟲:蟲體前端部位和雌蟲相類似,線蟲以加熱方法殺死後蟲體呈現直線型或微向腹部彎曲;尾部亦和雌蟲相似或稍窄些且皆具有細而圓鈍之尾尖;交接囊(bursa)起自交接刺(spicule)基部位置,由此向後延伸約3/4尾長之距離;交接刺微朝腹部彎曲且向前伸長。

馬鈴薯腐敗線蟲之分佈地區及寄主範圍

有關此種線蟲之報告最初開始於溫帶地區國家,如北美洲及歐洲部分地區,尤其是俄羅斯西部及中南部,另於地中海區域國家、南非、孟加拉及夏威夷亦曾有報導。馬鈴薯腐敗線蟲之寄主包括各種作物和雜草共計超過70種以上,另外真菌寄主亦有類似數目,而其中馬鈴薯之塊莖及鳶尾屬植物之球莖為該種線蟲之最主要危害對象,其他如鬱金香(tulip)、劍蘭(gladioli)及大理花(dahlia);根莖作物之甜菜(sugar beet)、胡蘿蔔(carrot)及一種飼料用甜菜(mangold);牧草作物之紅花苜蓿、白花苜蓿及一種紫苜蓿品種(alsike clovers)有時亦遭受該線蟲感染。雖然馬鈴薯腐敗線蟲已知會破壞栽培洋菇之菌絲,但是屬於該屬之另一種線蟲,Ditylenchus myceliophagus,才是造成產量損失之重要因子。

馬鈴薯腐敗線蟲之生物學及生活史

雖然馬鈴薯腐敗線蟲之形態和莖線蟲(D. dipsaci, stem and bulb eelworm)非常相近,但是此種線蟲似乎沒有莖線蟲所具有對抗外在環境因子之能力,例如該種線蟲不會形成線蟲絨團(eelworm wool)及不像莖線蟲能耐乾旱,但顯然的馬鈴薯腐敗線蟲在田間存活主要是以雜草及土壤中之真菌等間接寄主維生,另外亦有報告認為此種線蟲以卵形態越冬。馬鈴薯腐敗線蟲屬於一種內寄生性線蟲,主要取食植物地下部組織,但是目前了解該種線蟲之行為方式及生育發展過程主要來自其對真菌菌絲取食之研究。

馬鈴薯腐敗線蟲與寄主之關係

馬鈴薯腐敗線蟲主要是經由皮目(lenticel)部位侵入馬鈴薯塊莖內,剝除表皮後可觀察到此種線蟲於薯塊表皮下最初造成小白點狀,隨後感染點逐漸擴大而癒合成為小型淡褐色病斑,病斑內包含乾燥顆粒組織,此種病徵於表皮下隱約可見,隨著病勢逐漸擴展,皮下組織變得乾燥而且皺縮,表皮變薄而龜裂,內部組織逐漸變黑,隨後真菌或細菌侵入造成二次感染,另外大理花之塊莖受感染亦有類似病徵。鳶尾花及鬱金香感染該線蟲時,通常由球莖基部開始而逐漸往上擴展至肥厚的鱗莖片上,造成灰黑色之病斑,而且被嚴重感染之球莖通常會有變黑之根系、葉片生長不良及葉尖黃化情形,而此種線蟲感染其他各種寄主之根系或地下莖(rhizome)大都是造成黑色壞疽病斑,對莖形成危害情形甚少。馬鈴薯腐敗線蟲目前已經可以培養在植物癒合組織中及許多真菌菌絲上,而且能夠互相交替移植。

馬鈴薯腐敗線蟲之防治方法

選擇不受病原線蟲感染之馬鈴薯種塊為預防該病害於田間發生及擴散之必要措施;施行輪作方法往往窒礙難行,因為該種線蟲寄主範圍廣,具雜食性且可取食土壤中多種真菌菌絲;雖然曾有報告發現有些馬鈴薯品種具有抗性,但是另有研究指出許多商業品種不具有明顯之抗病表現;土壤煄蒸方法通常不甚經濟,但是曾有研究指出,遭受此種線蟲嚴重感染之土地以二溴乙烯(ethylene dibromide)每公頃施用4加侖,經二個月後再使用2加侖後,往後二年栽植之馬鈴薯皆可得到良好品質;另外受感染之鳶尾花球莖浸入110℉含0.5﹪福馬林之熱水中持續3小時可得到防治效果,但是有些品種可能會受到傷害。

馬鈴薯腐敗線蟲之傳播途徑及其對本省作物危害之評估

該病原線蟲屬於內寄生潛移性之植物寄生性線蟲,其傳播方式及途徑主要藉由罹病塊莖、球莖、塊根及根莖等組織種植於田間而成為第一次感染源,並經由灌溉水及農機具黏附之土壤而散佈傳播。根據文獻記載,在現今歐洲之愛沙尼亞國家,因為該線蟲之感染而造成田間馬鈴薯之罹病率經常為80-90﹪,其所引起之產量損失超過15萬公噸。本省對此線蟲之主要相關寄主為甘藷(1249公頃)、馬鈴薯(2513公頃)、球根類花卉(32公頃)及薑(2082公頃)等,病害風險評估較大者為栽植於山地中高海拔區域之馬鈴薯種薯、球根花卉及薑等作物。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8 09:33: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