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開發杏鮑菇自動化生產技術與品種改良,並己推廣商業化生產)前言

  近十年來人工栽培食用菇在全世界之生產量及需求量均不斷擴增之中,而其種類也不斷增加,除傳統之洋菇、香菇、木耳、白木耳、蠔菇、鮑魚菇、金針菇、草菇之外,也增加了猴頭菇、舞菇、海馬菇、鳳尾菇及姬松茸等,其數量若與洋菇、香菇或木耳相比,雖然為數不多,但卻顯示食用菇市場之大與需求之多樣化,以及食用菇做為經濟作物地位之重要性。在許多開發國家如加拿大、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之食用菇生產總值已佔其國內蔬菜生產總值之前二名之內,許多開發中國家也把食用菇做為提高農民收入之重要現金作物,例如中國大陸、印尼、西班牙、印度、巴西及墨西哥等。臺灣洋菇之生產與外銷在民國50- 70年代間,曾有過輝煌之歷史,一度躍昇為世界洋菇外銷量首位之國家,每年為我國賺取高達一億美元以上之外匯,對當時農村經濟之繁榮,貢獻至鉅。惟自民國七十年起,我國由於經濟之快速發展,工廠需要大量勞工,致農村勞力逐漸缺乏,工資與生產材料不斷上漲,我國洋菇罐頭之外銷因而漸失國際競爭力,近數年來更因新臺幣之大幅昇值與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工廠製罐意願低,農民生產興趣低落,洋菇罐頭外銷大幅衰退,其他菇類如草茹、木耳、香菇及白木耳等,也因中國大陸、韓國及柬南亞國家之菇類事業興起而失去競爭力,外銷量或生產量也受到嚴重之衝擊。雖然如此,我國近年來由於經濟繁榮,國民平均所得巨幅增加、迄今已超過壹萬美元,國人每年鮮菇消費量也有顯著增加之趨勢,食用鮮菇之價格也是所有農產品中價格較為穩定者,農氏栽培利潤較有保障。鑑於新鮮食用菇具有比較容易腐敗、不耐久藏與長途運輸之特點,是我國加入GATT後較能抵抗國外進口衝擊之農產品之一,而多數食用菇之栽培可採立體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所用材料又多為農工業副產品或廢料,栽培後之廢料經適當處理且可做為綠色作物之有機肥料,因此栽培食用菇,除創造財富外,又可減少環境污染,對本省發展有機農業或永續性農業具有積極性角色,是非常值得推廣發展之產業。不過由於國內工資高昂且僱工不易,而氣候又不穩定,食用菇之生產如採用一般傳統勞力密集式,靠自然氣候條件來生產,將來還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因此項食用菇機械化或甚至自動化空調生產技術,將是臺灣食用菇產業能抗拒國外進口衝擊壓力的生存之道,而杏鮑菇即是在此理念及認識下所開發之新興食用菇,本手冊將簡單介紹此菇之栽培方法。

最後異動時間:2011-08-04 09:34: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