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草菇栽培)草菇栽培管理方法
下種:

在菇床中心溫度降至 40℃ 以下,菇床表面達 35℃ 以下時,即可下種,下種量一般為 2袋/800 cc 裝,下種時,只要將草菇種,平均撒佈於菇床之覆棉上即可。   草菇菌種,一般是以切短之稿桿作材料者為多,但也有以米、麥粒為原料者,此兩者,無論那一種,在使用時,必須選擇純而無雜菌,菌絲剛長滿而未形成多量紅褐色之厚膜孢子者為佳。

灑水與照光:

下種後 4至 5天,一般草菇之菌絲就會長滿菇床,此時即應打開透光窗或電燈,使光線照及菇床,以刺激小菇之形成,其光度一般以能看見菇床材料為度。 在實施照光作業後,隨即在菇床上大量灑水,每坪灑 3至 5公斤左右,若以手指輕捏該菇床之覆棉,會有大量之水流出者為度,此時如灑水不足,待小菇蕾形成後,又有一段時間不可以灑水,如此不但會影響草菇之成長,而且會誘引薄青黴菌之發生,對草菇之產量影響至鉅。

出菇管理:
  • 通氣:上述之灑水後,即予大量通氣,使菇舍內空氣之二氧化碳含量在,0.05 %以下,亦即接近於一般室外之空氣,菇床表面維持在 0.2 至 0.3 % 左右,菇床中心在 1% 左右,待小菇形成後,可使菇舍空氣含二氧化碳提高至0.1%左右。
  • 溫度:一般之栽培狀況,菇床溫度在 30 至35℃下均能生長良好,惟其中以32℃左右最為適當,如超過時,得增加通氣量,若低於 30℃ 者,即應減少通氣量, 惟空氣中之二氧化碳高於 0.5% 時,則溫度雖低於 25℃亦應通氣,否則不但會導致菇體大量的死亡,而且菌絲也同時會受極大的傷害。菇舍空氣溫度與床溫相同之時間越多,則出現小菇體之機會就越多,若空溫高於床溫時間越多,則菇體死亡之機會也就越多,此在管理上頗值注意。
  • 濕度:在小菇蕾形成時,空氣相對濕度需保持在 90%以上,此時菇舍中,往往會有霧狀空氣之形成,即為良好之表徵。 小菇成長期間,則可漸次降至 80至85% 為宜。
  • 補水:成長期中之草菇,盡可能不予澆水,以免造成菇體之枯萎或死亡,惟在出菇前及採收後,則必須大量灑水,以供草菇成長之需,若遇有相對濕度低於75% 之特殊狀況時,也只能在墻壁與地面大量灑水,以增加濕度,而床面僅可作小量之噴霧。
採收:

一般正常之情況下,草菇在下種後 10 至 12 天即可大量採收,以後每5至7天為一週期,第一、二週期產量最多,約佔總產量之 70 至 80 % 故以目前之栽培技術,以採收三週期即予結束並即予更新栽培較具經營價值。採收時以菇體呈鈍頭圓錐狀,即略如荔枝之外形時最受運銷者的歡迎,此時為形成期之草菇,其菇傘尚小,因之在運銷期間其苞膜才不易破裂而影響商品價值。 惟草菇發育成長橢圓形時,卻為多數人認為是最好吃之際,因之亦有在此時採收,再以 12 至 15℃ 快速儲運,或去膜之方式應市。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8 10:51: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