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臺灣食用菇類研究開發史)臺灣光復後食用菇類之研發狀況
洋菇(Agaricus bisporus)之研究與開發
  • 洪荒開拓期

    1950年代初期,臺灣的經濟尚處極度困難中,當時除糧食作物之研究較被重視外,其他的項目實難以顧及,食用菇類之研究不被列入研究項目為屬當然。 1952年,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胡開仁先生認為令用菇類將來在本省應很有發展潛力,乃以個人力量拿出當時二個月月薪,折合美金二十元,委請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赴美深造之張天定先生購回原種,進行培養與研究。
    1954年以後,除本所進行小量試驗栽培外,尚有由民間進行少量栽培者,其產量雖然很不穩定,一般只有3-8公斤/坪,惟幸有知情之餐廳與老饕能以當時之一百台斤稻穀價,即新臺幣42元為每台斤洋菇而成交,因之才大大的引起當時廣大社會及農復會之注意與重視。
    1956年,本所徐所長水泉為鼓勵進一步之生產改進研究,乃在無省府研究項目狀況下慨自本所保留費撥提新臺幣五千元作為一年之研究費用。這筆經費在菇類之開發上確實珍貴,但委實是少了一點,因之在實施方式上只能從小、從簡與克難,如所需菌種之材料,只好徵得臺大畜牧系之同意,由筆者撿拾一些牛糞曬乾,再共同用中醫用之小搗臼春粉配製成。

  • 菇品種改良
    1. 引種:
      自1952年至1994年間所引進之洋菇品種代號如下:
      • A.白色品系:美國引進者計有:#M2,#ML,#501,#502 ,#US,#A,#L,#286,#303,#208,#Sobexas-l4,#Sobexas-84,#Sobexas-123 。
      • B.乳白色品系:
      • C.褐色品系:日本引進者計有:#202。
    2. 選種:自1960年至1994年間,將引進之洋菇品種,以單抱、群抱或組織分離所得之菌種,經栽培選育為優良並已推廣之品種如下: #54-1,#54-2,#54-3,#54-4,#54-7,洋菇台農選1號。
    3. 雜交育種:自1982年至1989年間,以雜交育種方法育成台農2號及台農3號兩個優良品種(3﹐6)。
  • 台灣區洋菇菌種改良與推廣制度之建立

    1953-1967年,由於本省未建立洋菇菌種改良與推廣制度,所以時有因有關單位或私人引進之洋菇菌種,未經確實檢定而即予推廣,造成菇農栽培之洋菇不適加工而遭工廠拒收,或加工後因品質不良而遭退貨等嚴重之問題,後經農試所於1967年研擬建立並實施本制度後,洋菇菌種即不再有嚴重問題之發生,也因此而穩定了本省多年之洋菇生產事業(4)。茲將本制度「台灣區洋菇品種改良及繁殖推廣體系表」列如下表以供參考。

  • 堆肥製作技術之改進
    • A.早期堆肥研製期:自1953至1966年,堆肥堆積時間為21-30天,不實施後發酵。翻堆6-7次,所用之人工須49至42工/5O坪/5千公斤稻草量,單位面積之產量平均只有8-18公斤/坪(2﹐12)。
    • B.長期發酵研製期:自1967至1973年,堆肥堆積時間為14-16天,後發酵7天,翻堆5-6次,所費人工30-36工。單位面積產量25-35公斤/坪(12)。
    • C.短期發酵研製期:自1974至1983年,堆肥堆積時間為9-5天,後發酵7-10 天,翻堆2-3次,所費人工30-36工,單位面積產量增為45-60公斤/坪。
    • D.菌床發酵研製期:自1983年以後,堆肥堆積時間改為1-12天,後發酵10-18天,翻堆1-3 次,所費人工4-12工,單位面積產量為55-120公斤/坪(12)。
四十年來臺灣洋菇病蟲害研究記要
  • 病害:

    洋菇病害方面主要的有:細菌性褐菇病 (Pseudomonas tolaasi),褐斑病 (Verticillium agaricictum),褐痘病 (Mycogone perniciosa),腦菌病 (Diehliomyces microsporus),毛木黴病 (Trichoderma spp.),橄綠黴病 (Chaetomium spp.)。以上前三種菇體病害,研究結果均以藥劑防治方法得到相當良好之效果,而後三者為基床雜菌病害,用藥較為困難,其中尤以腦菌病甚至無法實施,但最後卻以延後一個月,即12月l日之後收購加工的措施,以促使栽培者在11月後氣溫較低時再下種的方法而得到良好之預防效果。毛木黴病之防治,主要的是藉堆肥後發酵之改良,而培養出大量的放線菌,得到預防之目的(15)。

  • 蟲害:

    洋菇蟲害方面主要的有:蠳蠅 (Henia spp. Heteropeza pygmaea),黑翅蕈蠅 (Bradysia sp. Scatop fuscipes),偽毛蠅 (Scatopsids spp.),小寄生徙 (Tarsonemus spp.)等。   以上之害蟲,早期大致施用除虫菊精,經研究發現其效果不彰,且其乳化劑對洋菇之藥害頗大,以後改用二氯松,馬拉松等藥劑防治之,最後以誘蟲燈再配合堆肥發酵技術之改良,將有機配合材料充份發酵,使誘引害蟲的條件減少到最低的方法而得到相當之效果。

四十年來臺灣洋菇起落興衰原因記要
  • 興衰起落情形:

    1953年引種, 1957年農村復興委員會輔導示範栽培, 1958年生產過剩.內銷市場滯銷, 1959年加工製罐試銷, 1960年正式外銷至1974年間,外銷量直線上升,首由年銷100百箱,次年增至200箱,以後逐年突增為1.4萬、14萬、184萬…至1977年最高達390萬箱(12)。

    以後外銷量便年年衰退,至1982年降為264萬箱, 1986年為215萬箱, 1987年因國際競爭國之減產,反升為260萬箱,以後再急速下降,至1990年代初已降為年銷69萬箱,於1993年後已完全停止外銷作業。以後所要發展的是鮮銷為主的內銷市場。

  • 興起之原因:
    • A.社會大環境之所需:

      1950年代,本省之經濟尚未開發,農民之收入甚微,政府為安定社會,乃有振興農業增加農民收益並充實國家外匯之政策。斯時又適逢國際市場對洋菇之需求大增,且其產值比當時任何良產品均高出甚多,因之得以在往後數十年間順利的推展。

    • B.學術、行政之配合:

      洋菇在正式推展外銷前,幸有當時臺灣省農業試驗所開仁先生之引種,農業復興委員會陸之琳先生之重視與輔導栽培生產,再加上李秀先生之適時進行加工製罐,並試銷國外而得以放開外銷之宏途。嗣後又由經濟部農業司、工業局、國貿局、農業發展委員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臺灣省農會及臺灣洋菇出口公司等機關成立洋菇生產輔導小組,依當時產銷商情之需,專司協調研訂有關法規制度,作為產銷最高行政準則。同時該小組在必要時尚邀請有關學者,共同辦理研發所得之產銷新技術推廣案的評估與審定工作,以增加實施效益。

    • C.菌種場、人力資源及松茸一詞之功:

      查灣洋菇事業之推展成功,民間菌種場在其商業範圍內不斷深入且廣泛的向農民傳授栽培技術,而達到快速推展之效果,確也功不可沒,否則如光靠政府之力量,勢難達成年年飛速成長之外銷數量。

      人力資源與勤奮特質也是臺灣洋菇事業推展成功要件之一,在1960年洋菇工廠所用女工之工資一日為8元,當時美元與臺幣之比為4O比l,亦即1美元可以請5個女工做1天的工,而栽培生產方面,本名是採副業型之小農制,所有的工作均由大小家工自行或鄰居換工次第完成,因此當年本省洋菇罐頭,每箱可以12. 5美元之低價外銷,使得原為29美元國際牌價之生產秩序大亂,紛紛減產甚或放棄而改由本省供應。

      松茸 (Tricholoma matsutake)是一種稀有之高貴菇類,當時之民間菌種場假借其名作傳授洋菇栽培技術之實,因而引發了臺灣從業者傳統一窩蜂的特質,造成1958年的超產與滯銷,方始引起當時政府單位之注重與加工外銷的意念,因之假借松茸之名,在本名洋菇發展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 衰退之原因:
    • A.新臺幣增值、生產成本提高:

      美金與新臺幣之比,自1974年以後,由以往多年保持之1 : 40而至1990年代為1 : 25,就幣值這一項已使外銷成本增加了37.5%。且國際市場競爭地區,如大陸,其幣值又反而由以往1比新臺幣20而至1993年的1 : 3左右,如此一來,與洋菇競爭地區之成本比,在幣值上又增加了85%。工資方面,加工廠女工,年工由1960年的新臺幣8元至1990年代的600元以上。

      在此期間國際洋菇市價雖然每箱由1960年的美金12.5元,至1980年代調高達26元左右,但此還是無法與以勞力密集方式的韓國、大陸,自動化機械生產方式的荷蘭等西歐國家在市場上一爭長短。

    • B.國際政治問題而影響商機:

      歐洲共同市場之組成,我國的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及大陸洋菇產業的興起與國際事務之取代,使我國之洋菇產品,在歐洲幾乎喪盡所有商機,美國主市場亦年年大量流失。

    • C.其他外銷事業之興起:

      臺灣工業、電子產品外銷業之興起,使原為外銷主力的洋菇及一般農業產品,成為國家總產值上微不足道的項目,如要發展成自動化生產方式,又有受美國之配額限制及歐洲共同市場組織抵制之慮,況且我國之外匯存底超出其他國太多,已成為國際間貿易攻擊的目標,因之只好暫予放棄待機而動。

  • 台灣區洋菇品種改良及繁殖推廣體系表
    1953-1994年本省洋菇堆肥研究改進成果示意表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8 14:59: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