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臺灣食用菇類研究開發史)本省歷年不斷開發的新興菇類

本省自1953年以後至1994年間,所研究開發之食用菇類計有: 洋菇 (Agaricus bisporus)、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香菇 (Lentinus edodes)、金針菇 (Flammulina velutipes)、蠔菇 (Pleurotus ostreatus)、夏季鮑魚菇 (P. cystidiosus)、木耳 (Aurigularia spp.) 、銀耳 (Tremella fuciformis)、高溫菇 (Agaricus bitorquis)、杏鮑菇 (Pleurtus ervngii)、金福菇 (Tricholoma giganteum)、海馬菇 (Hypsizigus mamoreus)、舞菇 (Grifola frondosa)、竹蓀 (Dietyophora indusiata)、柳松菇 (Agrocybe aegerita)、猴頭菇 (Hericiumm erinaceus)、鳳尾菇 (Pleurotus saiorcazu)、靈芝 (Ganoderma spp.) 、雲芝 (Coriolus versiclolr)、姬松茸 (Agaricus blazei)、樟芝 (Canoderma comphoratum)、雞肉絲菇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雞腿菇 (Coprinus comatus)等23 種類之多(l5)。以上除已敘述之洋菇發展史外再將後來研發之各種菇類作一記要以供參考。

草菇

栽培研究方面,自1969至1994年間,計採用蔗渣髓、紗頭棉稻草、玉米穗軸、大豆藤等作為栽培材料,並於1989年編印農民淺說推廣手冊。品種改良方面,自1960年代開始至1990年代止,自國內外引進及採集計有21個菌系,將其歸類可分為白色、灰色及黑色等三群。

香菇
  • 新栽培技術之開發:香菇栽培與保林,在以前是一個極受爭議的問題,本所乃於1974年研究成功木屑塑膠包之新栽培技術,以取代段木栽培方法。
  • 編印推廣手冊:將歷年研究所得,於1983、1986及1993年,陸績編印栽培方法之農民淺說推廣手冊,以供生產者之參考。
  • 建立香菇中國國家標準資料:1986年完成香菇成品分級標準資料圖,並於1986年提供中央標準局議決作為「香菇中國國家標準」 (CNSl1809)。
  • 香菇新產品之開發:高級香菇切片及包裝技術,於1990年開始推展於超市,再於1992年進一步研究,將高級香菇片乾製後,以透明罐口之易開罐高級包裝法,經農委會「鄉間小路」系統推展於市 (7,15)。
高溫菇
  • 馴化栽培:本菇於1969年在本省所發現之一種野生菇, 1971年開創世界最先人工栽培技術,以「高溫性洋菇之研究」一丈發表於台灣區第三屆洋菇學術討論會報告。
  • 品種改良:1975年,自美國菌種保存中心(ATCC)引進24559,24666兩個菌系。
  • 編印推廣手冊:1976年編印高溫菇栽培淺說,以供生產者之參考。本菇之生產栽培,據統計最多為年7萬坪左右(5,15)。
金針菇
  • 編印生產技術參考資料:1960年代後,陸績編印有關培養及生產資料,透過豐年社雜誌,以「食用菇類栽培」一書,以供初學者之參考。
  • 提倡平衡週年產銷:1992年,發表金針菇夏季之食用方法,1994年,發表金針菇之乾製法,突破以往金針菇無法乾製銷售之技術(l5,16)。
木耳
  • 編印推廣手冊:1989年編印木耳栽培淺說,以供生產者之參考。
  • 品種改良:1960年代後,陸績自國內採集分離及保存6個菌系,經栽培選育、雜交育種3種,提供需要之生產者(8,15)。
靈芝
  • 品種:1989年起自 國內外採集與引進靈芝菌系82菌株,並將各菌株之菌絲與芝體性狀印製成彩色圖冊,其中定名者有Gaoderma lucidum,G. tsugae, G. tropicum, G. australe,G. weberianum,G. japonecum。
  • 栽培技術:1989年起,除開發木屑塑膠包栽培法生產一般成熟之靈芝外,於1993年完成機械自動化瓶裝生產法生產靈芝茸之技術(9,13,15)。
杏鮑菇
  • 品種:1974年起,自美國引進ATCC 36047、90212,CCRC 36037,荷蘭150等菌系。
  • 栽培技術:1993年後,進一步實施以機械自動化瓶裝栽培方式進行生產試驗,並漸次將技術轉移民間生產。
  • 編印推廣手冊:本所將歷年研究所得,於1993年,編印杏鮑菇栽培技術簡界,以供生產者之參考(11,l5) 。
金福菇
  • 品種:本菇至目前為止,均採自 本省各地之野生者,自1985年至1994年止計分離成功七個菌株,其分佈為:南投埔里、水里、竹山,臺南,花蓮,臺中后里等地,其中大部分經同定為Tricholoma giganteum,但也有T. cystidiosus之存在,此兩種菇之性狀極為相似,因之目前尚均歸於金福菇項下研究之。
  • 栽培技術:1987年至1994年止,計研發出木屑包覆土床栽、地栽,機械自動化瓶裝及加套增土等栽培方法,陸續轉移民間進行試驗栽培,並印製彩色圖冊以供參考(14,15) 。
已開發而未正式推廣之菇類

自1960年代至1994年本所研發完成之食用菇類.只提供有意生產者所需之資料及原種者,計有: 銀耳、蠔菇、夏季鮑魚菇、鳳尾茹、姬松茸、柳松菇,雲芝及猴頭菇等八種(15)。

正在開發之食用菇類

1990年代已著手研究開發之菇類計有 : 舞菇、竹蓀、海馬菇、樟芝、雪耳、雞肉絲菇及雞腿菇等六種。茲分述如下 :

  • 舞菇、海馬菇:1987年同自日本引進,1990年完成木屑塑膠包栽培方法之試驗,1993年完成機械自動化裝瓶栽培之試驗,1994年進行生產改進及轉移民間栽培試驗中。
  • 竹蓀:本省中、南、北部均有野生者之發現,1990年起,陸續自 大陸引進,三個品種,1993年完成栽培出菇試驗。
  • 雪耳:1990年本省野生菇採集分離所得之斤耳突變種,本耳體呈白色,1992年完成栽培出菇試撿,並轉移民間栽培試驗中。
  • 樟芝:為本省野生菇採集分離所得,1992年開始進行有計畫的培養試驗。
  • 雞肉絲菇:為本省野生菇之一,自1978年至1996年之研究,已知該菇為本省12種白蟻中之姬白蟻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在蟻巢中所自行培養之特殊菌類,在人工培養試驗下,目前尚無出菇之實例 (15) 。
  • 雞腿菇:1978年自荷蘭、1992自上海、1995年自雲南等處,直接或間接經民間引種,經初步栽培結果;以雲南之品系菇體最大,今已開始進行有計畫的培養試驗中。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8 14:48: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