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資源研究室

成員簡介:蕭翌柱、邱輝龍、魏趨開、曾馨儀、黃群哲、林延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稱為農業部)於1993年於農業試驗所興建「國家作物種原庫」,負責作物種原的收集與保存,以支持糧食安全、育種研發及確保生物多樣性等。作物種原庫保存包含糧食作物、蔬菜、雜糧、特用作物、溫帶果樹等,數量達10萬份,是臺灣重要的糧食方舟,亦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 種子種原之保存

長期貯藏庫:溫度為-18 ± 2℃,相對溼度30±3%,主要供貯藏基礎材料,可收藏24萬份種原,種子貯藏壽命可達30至50年。

中期貯藏庫:溫度為1 ± 2℃,相對溼度40±3%,專供常用材料之貯藏,可收藏25萬份種原。本庫種原可供分贈和交換、繁殖和評估,並作為基礎材料補充用。

短期貯藏庫:溫度為10 ± 2℃,相對溼度40±3%,貯藏經常取用之種原材料,如育種親本及後裔以及具有特殊性狀的研究材料等。

  • 無性繁殖作物種原保存園

直接定植於田間進行保存,本所在不同海拔高度分別設有保存園。依作物對環境條件之要求適地保存無性繁殖作物種原,並調查其生育特性。

  • 無性繁殖作物種原之組織培養保存

以組織培養應用於營養系種原保存,兼具可節省保存空間,獲得健康無病毒種原,方便於國際間種原材料之學術交流。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因應國內重要無性繁殖作物種原進行試管內保存,如甘藷、馬鈴薯、芋、山藥、以及百合等,已進行應用組織培養做為種原之備份保存。

  • 種原分贈

國內各界學術上所需之種原,可向種原庫申請無償提供,並檢附種原基本資料以供參考。

  • 作物種原資訊系統

作物種原資訊系統(https://www.npgrc.tari.gov.tw/)提供大眾查詢種原之基本資料、特性調查資料及照片等,並提供分贈申請等服務。

  • 國家作物種原庫種子長期保存庫
    國家作物種原庫種子中期保存庫
    無性繁殖作物種原之組織培養保存
  • 桃種原保存園
    作物種原多樣性
    萬峰低海拔無性繁殖保存園
  • 臺灣原生作物野生近緣種之收集保存與利用
最後異動時間:2024-12-20 10:01: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