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坡地荔枝園不同覆蓋作物對土壤性質及水土流失之影響

作者:鄭慶生

摘要:

本試驗之目的在比較坡地荔枝園不同覆蓋作物對土壤性質、水土和地表養份流失及主作物生育之影響情形,並觀察覆蓋作物生長習性,以瞭解不同覆蓋作物之水土保持效益,藉以選取坡地荔枝園較適用草種及提供土壤管理和保育設計參考,並作為推廣依據。試驗區設置於本分所11°西北向壤土之坡地上,採逢機完全區集設計,八處理二重複,八個處理包括:(A)因地毯草覆蓋;(B)自然雜草覆蓋;(C)兩耳草覆蓋;(D)清耕對照區;(E)狗牙根覆蓋;(F)假儉草覆蓋;(G)類地毯覆蓋;(H)百喜草覆蓋。茲將試驗結果摘要如下:
(一)各處理水土流失測定結果以百喜草覆蓋區較低,假儉草及狗牙根覆蓋區次之,三者之間差異不顯著,而以清耕對照區較高。
(二)各處理地表逕流水中養份流失量和水土流失量大小趨勢相近,以百喜草覆蓋區較低,狗牙根及假儉草覆蓋區次之,清耕對照區較高。
(三)覆蓋率調查結果顯示:各處理以百喜草及假儉草覆蓋情形較佳,雜草侵入亦較少。
(四)旱季土壤水分含量測定結果,覆蓋區均較清耕對照區高,而不同覆蓋作物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兩季土壤水分含量以百喜草覆蓋區較高,假儉草覆蓋區次之,清耕對照區較低。
(五)根據土壤團粒體積中數粒徑、導水率、假比重、分散率、孔隙率、滲透率及土壤硬度等測定結果知各處理以百喜草及假儉草覆蓋區土壤物理性較佳,清耕對照區較差。
(六)土壤化學性測定顯示:土壤有機質及有效態磷,在覆蓋處理區均有增加現象,各處理以假儉草及百喜草覆蓋區較高,而清耕對照區則有減少現象,土壤交換性鉀含量,各處理區均有減少現象,覆蓋區均較清耕對照區高,而不同覆蓋作物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七)荔枝生育調查結果,各處理以類地毯草、假儉草及兩耳草覆蓋區較佳,三者之間差異不顯著,而以自然雜草覆蓋區較差。
綜上所述,在與本試驗各項條件近似的11°坡地荔枝園於山邊溝間距範圍內採用百喜草或假儉草均能有效控制水土及養份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而且覆蓋良好,雜草較難侵入為理想的覆蓋作物,值得推行。

關鍵字:坡地、荔枝園、覆蓋作物、土壤性質、水土流失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23 08:42: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