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期作對玉米硬粒種與馬齒種組合青割產量及品質性狀之影響Ⅰ.青割產量及品質在期作間與不同粒型組合之變異

作者:謝光照、曾富生

摘要:

為探討玉米不同粒型組合,在臺灣春、秋及裡作環境下之青割產量表現潛能,以四個硬粒種及四個馬齒種自交系半互交組合之28個F1雜種為材料,分別於春、秋及裡作進行試驗。結果摘要如下:
變方分析顯示期作間、粒型組合間及期作×粒型組合間之交感作用,在大部份青割產量及品質性狀均達極顯著差異。春作:硬粒種同粒型與異粒型組合,在吐絲後21天時具有較高的整株鮮重及乾重;硬粒種同粒型組合,具有較低的果穗百分比、TDN;馬齒種同粒型組合,一般具有較大的果穗百分比及TDN。三種粒型組合間之整株乾物率沒有明顯的差異。秋作:在吐絲後50天時,硬粒種同粒型具有較高的整株鮮重及乾重;異粒型組合則具有較大的果穗百分比及TDN;馬齒種同粒型在青割產量及品質性狀等表現均較硬粒種同粒型及異粒型差。裡作:在吐絲後50天時,異粒型組合者,具有較高的青割產量、乾物率、果穗百分比及TDN等特性。
青割鮮重及總乾物重經穩定性分析,顯示粒型組合間無一定的趨勢存在,三種粒型組合之回歸係數變異均很大。
相關分析發現同種粒型組合在不同期作之相關性,大部份性狀間之相關很類似,僅極少數在期作間有差異。不同粒型組合間比較,也顯示同粒型組合與異粒型組合間有明顯的差異存在。
由青割產量及品質性狀綜合研判顯示,春作及裡作應以異粒型組合之雜種模式;秋作則以硬粒種同粒型組合之雜種模式進行青割玉米育種之選育較有利。

關鍵字:粒型、硬粒種、馬齒種、期作、穩定性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23 10:48: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