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水稻花藥培養後代雜種集團稻穀產量與產量構成因素之比較

作者:曾東海、陳治官、黃真生、蔡新聲

摘要:

本試驗以稉稻雜交F1植株花藥培養所獲得之五個品系為親本,進行為數共十個組合之半互交,於民國76年第一期作及77年第一、二期作以其F1、F2、及F3植株與親本為材料,並以臺農67號品種為對照,於田間栽培試驗,採用逢機完全區集設計,重複三次,探討經花藥培養所得同質雙單元體之稻穀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表現。試驗結果顯示,各品種間稻穀產量在第一期作之差異顯著,第二期則差異不顯著,第一期作之年度間差異亦不顯著;第一、二期作間稻穀產量之差異達顯著水準,但品種間於第一、二期作的表現並不一致。雜種優勢因組合而有正負頗大之差異,且各世代之表現不同,F1及F2各組合平均產量相似,且皆優於F3。特殊組合力以臺農育10077/臺農育12355及臺農育10077/臺農育12357組合較高,Fl及F2之一般組合力以臺農育10077較佳,F3之一般組合力則以臺農育12363較佳,自交衰退率因組合而異,一般而言以F2較小,F3較大。產量與穗數在第一、二期作皆呈極顯著正相關,產量與稔實率、千粒重只在第二期作呈現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稔實率與千粒重為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穗數與穎花數呈負相關,穎花數與稔實率及千粒重為負相關。產量構成因素對產量之影響以穗數最大,其餘依次為穎花數、千粒重及稔實率。

關鍵字:花藥培養、產量、組合力、雜種優勢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28 16:2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