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本省中南部沖積土不同形態鐵在剖面中之分佈及其對土壤磷吸著之影響

作者:譚增偉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明瞭沖積土中不同形態可抽出性鐵在水、旱田土壤剖面中之分佈特性,從不同形態之土壤剖面中探究與其有關之土壤化學性質的差異,及評估此性質對土壤磷吸著的影響。所得結果如下:
1. 游離鐵(Fed, Dithionite法)在剖面中之含量分佈大致與粘粒一致,唯受水田表土鐵之往下移動、地下水位上下起伏及剖面質地出現極不均的情形所影響。表土之Fed與粘粒含量二者呈極顯著正相關,且Fed含量呈旱田較高,排水良水田次之,而排水不良水田較低之趨勢。
無定形鐵(Feo, Ammonium oxalate法)在剖面中之含量分佈則與粘粒無關而與有機質之分佈一致,即使表土具較低之Fed含量,Fed含量均以表土層最高,然後逐漸降低。表土之Feo含量受有機質含量及水田浸水影響,故表土之Feo與Fed不同,其與粘粒含量之相關僅呈5%顯著,且旱田者Feo含量明顯較水田低。
2. 鐵活性比(Feo/Fed)在剖面中之分佈亦大致與有機質一致,而表土之鐵活性比,排水不良水田最高、排水良水田次之,旱田最低,故利用此比值可將此三種不同剖面形態之土壤區分。唯表土以下之灰斑層無法以此比值鑑定。
3. 表土之土壤性質與土壤磷吸著的相關分析顯示土壤磷吸著僅與Feo含量成極顯著正相關,Feo對土壤磷吸著的重要性遠大於Fed
4. 土壤經浸水90天放乾後,僅經浸水處理的土壤,Feo含量較未浸水土壤增加,而添加1%有機質浸水處理者,增加幅度更大,且此效果,以旱田土壤明顯大於水田土壤。由此而導致土壤對磷吸著的增加趨勢亦同。經處理後之土壤利用草酸銨以抽出Feo後,磷吸著會明顯降低,且處理間磷吸著的差異亦因此而除去,顯示Feo確實是影響磷吸著的重要因子,唯各土壤間磷吸著的差異仍存在,表示土壤中除Feo外尚有其他成分參與磷的吸著作用。

關鍵字:游離鐵、無定形鐵、鐵活性比、磷吸著、水田、旱田、排水、剖面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28 16:13: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