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比較農用無人飛行載具與傳統人工方式噴藥和施肥對有機青花菜生產之影響

作者:楊純明*、劉程煒、邱凱瑩、陳楷岳、陳盈君、鄧雅靜、羅惠萍、陳怡菁

摘要:

  本項田間試驗係在彰化縣埤頭鄉明道大學有機農場進行,比較農用無人載具 (T) 和傳統人工 (CK) 生產管理方式,是否造成有機青花菜在生長和生產上之差異。根據2021 年秋作田間試驗初步結果,所調查之株高、莖長、莖圓周長、葉片數、葉面積及葉面積指數等6 項生長性狀,在此兩種管理方式之間皆未有明顯差別,且葉片、莖及全株的鮮重與乾重亦然。兩方式田間畦面萌生之雜草族群數量,在青花菜生育中期以後即無區別。比較田區四周掛置之黃色 (Y) 與藍色 (B) 黏蟲紙筒的黏捕蟲數,以Y 之捕蟲數大於B 之捕蟲數,而每個Y 平均捕蟲數以CK 田區較高,每個B 平均捕蟲數則以T 田區較高,然而合併Y 與B 之捕蟲數總和,CK 及T 之間並無差異。有機青花菜第1 次採收時,花莖長度平均值在處理之間未有顯著差異,第2 次採收時以T 區大於CK 區,合併兩次採收資料亦以T 區 (23.46 ± 0.54 cm) 大於CK 區 (22.46 ± 0.54 cm)。在採收花蕾球的最大直徑上,第1 次採收的平均值以T 區高於CK 區,第2 次採收兩處理之間未有顯著差異,合併兩次資料後亦無差異。綜合兩次採收之花蕾球鮮重與花莖長度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此兩項性狀在CK 及T 皆未呈現顯著一次或二次回歸關係;但是,綜合兩次採收之花蕾球鮮重與花蕾球最大直徑一次回歸分析結果,則在CK (R2 = 0.415, P < 0.0001) 及T (R2 = 0.229, P < 0.0001) 皆達顯著水準。在公頃花蕾球顆粒數,合併兩次採收數量之平均值,以T 區 (8,047 ± 1,213 no. ha-1) 高於CK 區 (5,506 ± 711 no. ha-1)。在公頃花蕾球鮮重產量上,合併2 次採收計算的平均值,亦以T 區 (3,956 ± 639 kg ha-1) 大於CK 區 (2,531 ± 544 kg ha-1)。進一步分析兩種管理方式採收花蕾球的個別鮮重大小級數百分比分布情形 (分為8 個等級),CK 區在第1 次採收的花蕾球以重量較小的1–3 級分布較多、第2 次採收則以2–5 級分布較多,T 田區在第1 次採收時以2–5 級分布較多、第2 次採收時則以3–4 級分布較多;合併兩次採收的花蕾球數據,CK 區概以1–5 級分布較多,合計約94.29%,T 區則以2–5 級分布較多,合計達90.50%。顯示在本試驗條件下,相較於傳統人工管理方式,農用無人機管理方式可以生產出較大鮮重的花蕾球。

關鍵字:農用無人飛行載具、農用無人機、UAV、有機青花菜、生產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8693/1/71-4-2.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2-12-28 17:43: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