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研究

栽培稻與野生稻種間雜種及回交後裔族群糙米性狀之遺傳研究

作者:李長沛、郭益全、吳詩都

摘要:

野生稻O. nivara (IRGC Acc.104705)穀粒細長具褐色種皮為貢獻親,中國型稻臺梗1號(TK1)及臺農67號(TNG67)穀粒短圓為輪迴親行雜交及回交,由各所得之F1、F2、BC1F1、BC1F2、BC2F1、BC2F2、BC3F1、BC3F2族群為材料探討糙米種皮顏色、粒長、粒寬及粒形等性狀的遺傳及育種行為。結果顯示:野生稻之褐色種皮為單一顯性基因所控制,且與其他三個糙米性狀無連鎖關係。兩組合F1之粒長具部份顯性,F2超親分離者少。回交後代族群明顯集中且偏向輪迴親本,但恢復輪迴親本的程度因組合不同而有所差異。粒寬則僅TK1 X O. nivara 具雜種優勢,但F2兩雜交組合均有超親分離現象;回交後代在TNG67 X O. nivara 之粒寬變異均大於TK1 X O. nivara 。兩組合F1之粒形均屬中粒形,顯隱性作用不明顯,F2無超親分離,回交後代TK1 X O. nivara 粒形之頻度分布較為集中。F2及各回交世代之粒長、粒寬及粒形等性狀之平均皆低於F1,顯示此三性狀基因累加性效應高。粒長、粒寬及粒形等三性狀於早期世代F2及BC1F2的廣義遺傳率較高,呈現回交次數增加而遺傳率減少的趨勢,但TNG67 X O. nivara 之粒寬於BC3F2世代,其廣義遺傳率仍高。在各F2世代粒形與粒長呈正相關,而與粒寬呈負相關;粒長與粒寬於早期世代F2及BC1F2無顯著相關性,於BC3F2呈正相關。

關鍵字:栽培稻、野生稻、種間雜交、回交、糙米性狀

下載:https://scholars.tari.gov.tw/bitstream/123456789/12317/1/49-2-1.pdf下載 Pdf 檔 PDF 連結

最後異動時間:2023-11-13 11:51: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