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入冬首波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冷颼颼,請農友們注意自身保暖並加強作物防寒措施
        依中央氣象署預測,本週六(12/28)至週日(12/29)清晨,是冷氣團南下最為顯著的時段,再加上輻射冷卻效應,強度將直接挑戰今年首波強烈大陸冷氣團標準,甚至逼近寒流等級,中部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清晨將有大範圍低溫發生,嘉義以北地區亦有出現攝氏10度以下的機會。易受損作物包括水稻秧苗、玉米、甘藷、葉菜類、棗、高接梨穗及柑橘等,農試所呼籲農民注意低溫資訊,加強寒害防範,提供作物防範及復育措施如下:
一、 水稻秧苗:水稻育苗場(圃)選擇避風處或設置防寒(風)牆。
(一) 冷氣團來臨時,利用不織布、塑膠布覆蓋已綠化或生育初期之秧苗,當夜晚來臨時,綠化場進行淹水,高度超過育苗盤,避免結霜凍傷;若覆蓋布有積水,要隨時進行清除,以防低溫凍傷。
(二) 寒流離境後或太陽升起後,宜立即掀開塑膠布,避免灼傷;或抽取地下水進行流灌,利用地下水的水溫進行防寒。
二、 果樹:加強樹幹包裹、果實套袋及表土覆蓋等防寒設施。
(一) 冷氣團過境時,實施果園噴水或浸水及設施覆蓋;另增施鉀鈣肥,以增加作物耐寒力,尤其蓮霧、棗、木瓜更須留意。
(二) 寒流過後必須在葉面上噴灑低濃度氮肥等營養液,可促進植株與果實恢復生長,減少損害;已受害之果樹,應修剪寒害枝條與葉片及進行疏花、疏果等措施。
三、 蔬菜:田區四周可利用黑色遮光網或雜草抑制蓆包覆阻擋冷風。
(一) 葉菜類蔬菜請儘可能覆蓋葉面或設擋風設施,以避免葉片受損,影響經濟採收部位。若受強風及寒害損害,建議受損田區割除葉部,並施用肥料,配合適當水分的灌溉或噴灑,新生嫩芽很快可重新生長。
(二) 菜園灌地下水以保持土溫,或在凌晨噴水沖洗葉面結霜。
(三) 水平網室除在四周圍加強包覆保溫之外,可於網室頂部多覆蓋一層紗網,加強阻隔寒風的效果。氣溫回暖後須儘速將田區四周及網室上方加蓋圍網移除,避免濕度過高而引起病害。
四、 雜糧:
(一) 塊根用甘藷:10月以後中南部種植的秋裡作甘藷,因莖葉生長尚未完成,建議田間應進行淹水,以提升植株防寒能力。若有災害發生,經評估尚有保留之必要時,宜酌量施用氮肥及鉀肥,以恢復生育。
(二) 玉米:全生育期皆對寒害敏感,除葉片受害易萎凋黃化,若適逢生殖生長期,會造成授粉及籽粒發育不良,田區宜適當灌水,以減少寒害發生;食用玉米則應於寒害發生前,視成熟程度及時採收。
五、花卉:精密設施溫室請檢查加溫機及發電機燃料並試運轉;低溫期間簡易塑膠布溫室請放下捲揚或塑膠布保溫;露地或網室栽培,建議搭設塑膠布等或直接覆蓋,以達保溫防寒效果。另降低氮肥並加強鉀鈣肥的施用,可強化作物抗寒能力。
六、菇類:傳統菇舍種植之香菇、洋菇和木耳受低溫影響較大,若在養菌階段,需要注意保溫,以免菌絲停滯生長;出菇階段則須注意濕度管理,增加灑水強度。另外,可在早上10點至下午3點氣溫較高時,拉開黑網或門窗,加強通風。在溫度下降的傍晚至早上保持緊閉狀態,以免菇舍溫度過低。
 
農業試驗所聯絡人:
主任秘書謝廷芳                       電話:04-23317003
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呂椿棠 電話:04-23317450
最後異動時間:2024-12-27 17:09: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