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標

資料之正確性與接納性

土壤調查資料之不斷更新,保持資料的正確性。一般認為土壤性質具有不易變化的特性,但台灣多變的氣候與地理特性及集約且複雜耕作制度之下,土壤的各項特性也隨時間而產生種種變化,尤其與土壤化學與土壤成分等有關的性質,建立土壤性質受耕作制度、氣候與地理特性的影響隨時間變化的關係,有助於預測整體土壤品質變化的趨勢,更可用於防範土壤退化。
鑒於過去的土壤調查資料大多為分級或評估性之非量化資料,其解析度低,資料內容亦有限,為來土壤調查內容應跳脫舊有之格局,加強定量化與解析度。

  1. 擴展土壤資料項目:將目前土壤資料庫之屬性資料項目由土壤剖面形態與化學性質為主增加土壤物理性包括:粒徑分析、土壤孔隙度及土壤水分特性資料。
  2. 量化土壤資料:土壤資料可以應用範圍相當廣泛,但因過去調查資料以定性化描述為主,無法配合農業生產、國土保安、環境管理及工程應用之量化模式應用,阻礙土壤資料之應用,急需將土壤資料改進為定量化,特別是土壤物理性資料。在經費及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建立土壤資料轉換公式 (pedotransfer function) 及地理統計技術改進得到可信之資料,以節省時間與經費而達到土壤資料定量化之目標。
  3. 改進田間土壤調查技術、應用新的田間儀器、遙測技術與數值化地形模型等提高收集土壤資料精確度與快速性,供為各種不同比例尺度之應用。
資料之闡釋
  1. 開發簡易而快速的網路查詢系統,提供各業務單位利用及全體國民查閱,以推廣土壤資訊,大幅提昇資訊公開和流通的效率,發揮國土之多元化功能,促使國土環境資源透明化,基礎建設發揮最大效益。
  2. . 開發符合農民需求的應用性土壤調查報告。在連續幾年之『土壤特性與合理化施肥』研討會與農民互動下瞭解農民需要的資料是:(i)簡單明瞭的資料;(ii)針對當地特定作物的肥培管理;(iii)過去的試驗資料與經驗;(iv)圖面化資料表達。依循此種方向,在未來應以以地理資訊系統或專家系統方面之資訊表達地區性之特定作物肥培管理。整體構想是以作物別為對象,以土壤資料為基礎提供各種作物之在個別田區之土壤肥培管理方法資訊,指導農民在其田區之肥培管理技術實務,本項工作將繼續擴大推動。
  3. 開發資源管理決策階層與地區規劃者需求的土壤調查資料。加強對這些人員提供土壤資訊或土壤資料庫之操作應用訓練是必要的,瞭解土壤資訊而避免影響國家之發展。
製作中小比例尺土壤圖

不同比例尺之土壤圖應用於不同之尺度規劃如:世界、洲際、國家、地區、集水區或農田,目前需加強不同比例尺土壤圖之土壤繪圖單位、分類單位及屬性資料整理,以與世界環境組織接軌及國家決策階層、區域規劃者應用。

製作精密土壤圖

執行精準農業成功之要因必需發展及應用有效且精確的方法去評量土壤之空間變異與產量之質、量組成因素的的相關性。土壤變異之研究範圍包括:土壤變異之特性與變異大小、採樣方法、推測及量測土壤變異之感測技術,最後是建立土壤變異與作物產量變異之相關性。蒐集需要的土壤資訊適當的用於描述土壤變異是執行精準農業成功之要因 (Macbratney et al., 1997)。

發展及應用有效且精確的方法去評量臺灣地區農田土壤之空間變異與產量之質、量組成因素的的相關性,特別是各主要農業區之土壤變異特性與變異大小、採樣方法、推測及量測土壤變異之感測技術,並建立土壤變異與作物產量變異之相關性。所得圖資可以提供為我國精準農業之土壤資訊之建立與養分管理之實際應用。

最後異動時間:2021-11-17 15:52:00
  • 回上頁